Wednesday, March 28, 2007

災後重建

二千年大澳發生的火災燒毀了近百間棚屋,政府允許災民重建家園。新興建的棚屋在結構及用料上與上一代大致相同,但整體變得龐大笨重。主要原因是政府將棚屋的高度限制放寬至十五英尺;原來建於屋外的廚房及廁所現在也與主棚連成一起。一般棚頭上方建有陽台,是中秋賞月的理想地方!《經濟日報》16.03.07

早期棚屋

據老一輩的大澳人說,拱頂棚屋俗稱火車頭,於四十年代以前相當盛行。建造方法是將一排排彎曲的竹片繫於屋架作為屋頂結構,外層鋪上葵葉(防水)及鋅鐵片,再用破舊的魚網將小屋從頂到底牢牢綑著。地基的麻石柱是從當年的赤臘角石礦場運來。棚屋一般用作寢室及安放先人神位,當時由於沒有電力供應,日常家務在棚頭進行。《經濟日報》12.03.07

第二代棚屋

五十年代有人利用木桁架(俗稱金字頂)代替拱型屋頂。鋪上杉木板,防水膠布及鋅鐵片,改善了屋頂結構及防水能力。然而根本性的結構問題仍未解决,以麻石柱為地基的棚屋很容易因為受到颱風吹襲或洪水泛濫而倒塌。這類型棚屋不久後便被淘汰。《經濟日報》13.03.07

第三代棚屋

棚屋的結構逐漸改良。當年的突破是採用了一種稱為「坤甸木」的鐵木取代了麻石柱,這種木材盛產於南亞地區,木質堅硬沉重,呈深褐色,一般用作造船,最大特徵是浸水而不腐爛。於是棚屋從地基到屋頂都用同一根坤甸木柱做成,大大增強了整體結構的穩固性。棚屋亦從一層發展至兩層高。《經濟日報》14.03.07

風格化棚屋

簡單的木構架系統使棚主可以因應不同需要,不斷地修改或增減棚屋結構。只要將坤甸木柱插進四五尺深的河床,加上橫樑及斜撑,不消一會便可擴濶棚頭或加建廁所。有些棚主更別出心裁將家居粉飾一番,使棚屋變成各自其趣的精緻小屋。《經濟日報》15.03.07

Saturday, February 24, 2007

另類棚屋

災後重建的其中一間棚屋採用了另類造法。棚主黃先生委托內地工廠以榫卯嵌接的形式製造棚屋木構架,然後運往大澳組裝。安裝杉木板及髹上防水漿後,外牆採用了仿石漆噴塗;屋頂鋪設青瓦片,取代了常用的鋅鐵片。此外,棚主還訂製了仿古的通花木窗及欄柵,使大澳棚屋變成了江南水鄉的小房子。《經濟日報》17.03.07

Saturday, January 27, 2007

Sri Chamundeshwari Temple

雖然南印度廟宇建築沒有採用高聳的中央廟山(Temple-Mountain)來顯示神廟的重要性,Sri Chamundeshwari廟座落於海拔三千多尺高的Chamundi Hill山頂上,加上一百二十尺高的塔門(Gopuram),依然甚具氣勢。廟內供奉著據說是用鈍金鑄造的神像。《經濟日報》20.01.07

Sri Bhuvaneshwari Temple

邁索爾皇宮的庭院內設立了十數座印度教廟宇,各自供奉印度教神話中諸神,最早的一座廟宇建於十四世紀。Sri Bhuvaneshwari廟是典型的南印度廟宇建築,以華麗雕刻聞名,高聳入雲的塔門為入口,四面圍牆保護着中央的神殿,圍牆內側及迴廊都裝飾著印度教神話的壁畫及雕刻。神殿是一座小型的建築物,只容許印度教信徒進入參拜。《經濟日報》17.01.07